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街镇速递  -> 正文

“莲年有鱼”赋能绿色农业!鹿城山福以美丽乡村点亮“美丽经济”

来源:  发布时间: 2023-08-14 18:19:23

鹿城区山福镇驿头驿阳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成功流转土地打造“共享菜园”的基础上,再度打造“鱼荷共生园”,通过打造集生产、生态、观光于一体的“美丽经济”产业带,变身为远近闻名的乡村“网红打卡点”。

荷塘一片嫣红、水田碧波荡漾。走在山福镇驿头驿阳村内,连绵不断的好风光尽收眼底,村民闲坐屋前,直言是“千万工程”把好日子带到了眼前。

废弃鱼塘变身“荷塘月色”

  夏暖风过,“鱼荷共生园”内荷叶缱绻,粉白色的荷花散发着淡淡清香,引来一批又一批远道而来的游客竞相拍照留念。站在荷塘边望去,村庄、游人、绿叶与荷花构成了一幅天然的美丽山水田园画。

U020230814452478692222.jpg

  然而,谁能想到荷香阵阵的村口美景过去竟然是一片腥臭的废弃鱼塘。“鱼荷共生园”的负责人程正标回忆道,过去的驿头驿阳山高林密,这样的地形地势特点也决定了村内农户的土地极为零散,成为了当地发展农业的天然障碍,加之村内大量人员外出务工、创业,田地抛荒现象也日益加重,“尤其是村口的这片鱼塘,常年荒废,周边杂草丛生,还有农户在里面养鸡养鸭,很多游客刚进村就被环境‘劝退’。”

  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就是从村容村貌整治等群众最关切、感受最直接、见效最明显的“关键小事”入手,让浙江万千乡村实现了从“脏、乱、差”到“强、富、美”的精彩蝶变,也让驿头驿阳村的这片废弃鱼塘泛起了新的“涟漪”——加速土地流转,引入绿色生态项目,重塑美丽田园风光。

  “我们当时的想法就是先把环境搞好,让田园变成既有产量又有颜值的景点,吸引游客走进来。”驿头驿阳村村书记助理成思表示,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下,驿头驿阳村鼓励动员群众积极流转土地,通过整合村口15亩废弃鱼塘及闲置田地资源进行集约化管理,并借着村内水系发达的优势,将种植作物选定为既有观赏性又兼具经济效益的荷花,废弃鱼塘摇身一变成了美丽荷塘。

  现如今,满池繁花为夏的村庄吸引了大波的客流,这片荷塘也成了驿头驿阳村继“共享菜园”之后的又一引流新法宝,“我们大概统计了下,这个荷塘一天内至少吸引了两三百人前来打卡拍照,由于夏季炎热,游客多是晚上到此赏玩,人气极旺。”程正标笑着说。

一片荷塘实现双份收益

  立秋前后,正是莲子丰收的季节。在驿头驿阳村的荷塘内,记者看到采莲工人们带着箩筐,深入荷塘采摘莲蓬。而在村子的另一头,一颗颗莲子正均匀地铺在地面上晾晒,程正标说,只需晒上两天,莲子就差不多能够完成脱水,方便打包储存。

U020230814452803432574.jpg

  然而莲子只能收成一季,如何让这片荷塘发挥最大效益,让老百姓多拿分红?村两委干部们集思广益,又想到了一个新点子,荷塘不如借鉴村里稻田养鱼的经验,开发“鱼荷共生”的绿色生态立体养殖新模式。

  “黄鳝和泥鳅能在荷塘里共生,不用再另划土地进行种植,相当于一片荷塘可以实现双份收益。”提起现在发展的“鱼荷共生”,程正标解释道,夏季的时候,荷叶可为泥鳅、黄鳝遮阳,泥鳅、黄鳝在塘底穿行则能为荷花输送泥土,方便水中的营养物质和土壤进行交换,其粪便也成了荷花的肥料,实现了“互利互惠”。  

  村干部成思也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一亩“荷鱼共生”的水塘,一年能产200斤莲子、60斤泥鳅及80斤黄鳝,按照莲子每45元、泥鳅每斤28元、黄鳝每斤35元的保守市场价计算,每亩收益就能达到1.38万元左右,扣除人工、肥料、种苗等费用,纯收益至少有8000元。

  走进如今的驿头驿阳村,宽敞整洁的村道、碧波荡漾的水塘点缀在村落中,荒地变成了“荷叶田田无穷碧”的美景地、增收地,这让村民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环境好了,钱包也鼓了,我们的日子是越来越有盼头了。”村民程师傅笑着说。

  如今,以感受乡土气息、拥抱亲近大自然、品味农家菜为目的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趁着“鱼荷共生园”正火,该村还计划在村头打造一片农家乐集群,把荷塘、共享菜园、农家乐、民宿等点位串珠成链,推出一条集 “吃、喝、玩、乐”周边短途乡野旅游路线,让驿头驿阳村真正变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村。


版 式  赵文文

责 编  施晴雯

审 核  林 玮

监 制  林 梅

总监制  金明月

更多鹿城新闻

图片新闻

更多视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