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书记专栏  -> 正文

奋战奋进 决战决胜!鹿城区抗疫先进事迹报告会举行

来源: 鹿城新闻网  发布时间: 2020-08-06 23:44:16



鹿城新闻网讯 8月6日下午,“奋战奋进 决战决胜”——鹿城区抗疫先进事迹报告会暨“最美抗疫人”揭晓仪式举行,回顾全体鹿城人众志成城战疫情、齐心协力促发展的生动画面,致敬在抗击疫情中坚持奋战一线、事迹感人至深的最美人物,进一步凝聚续写新时代鹿城创新史的强大力量。




区领导姜景峰、周基斌、徐国林、曾伟、朱启龙、项晓、徐一峰出席活动。


庚子之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骤然打响,鹿城上下紧急动员,纷纷投入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全体鹿城人守望相助、共克时艰,众志成城、逆行而上,用责任、担当与奉献,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鹿城之歌,诠释了一座城市的温暖和刚强。



鹿城区抗疫先进事迹报告团由11名成员组成。报告会上,《防疫指挥部的一天》讲述了鹿城防疫指挥部的领导干部顶着巨大压力与时间赛跑,全天候处于战斗状态的责任担当;《临危不退守土有责》再现了基层干部在危难面前积极作为,不断拉近党群、干群关系的生动画面;《同心战“疫”有你有我》讲述了社区一线工作者尽职尽责、耐心细致入户调查,服务居民以心换心的温情故事;《疫情不退鹿宣人不撤》反映了鹿城宣传文化工作者有条不紊、扎实开展抗疫宣传,竭尽全力、义不容辞的忘我奋斗;《主动上一线是职责是使命》讲述了医务工作者冲锋战“疫”一线,但求付出、不讲回报的慷慨逆行;《战“疫”警色》讲述了一线民警和辅警忠诚担当、默默付出,保障鹿城平安的使命担当;《那抹志愿服务红》讲述了党员志愿者组成的抗疫突击队,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的豪情;《战“疫”黑马自奋蹄》讲述“黑马救援”在危难中搏命战“疫”、一路驰援的故事,展现了不平凡的民间战“疫”力量;《一个草根“三无组织”的全球抗疫之路》讲述了全球各地“高温青年”驰援温州、驰援海外的青春力量;《心有锦缎,白衣逆行》讲述了出征武汉的援鄂英雄们不畏生死、不计报酬,在武汉抗疫一线救治病人的心路历程;《激扬新时代温州人精神,争当鹿城发展排头兵》讲述了鹿城首批复工复产的企业家们,在巨大考验下严格防控举措、尽快复工复产的战“疫”亲历。




这场报告会展现的战“疫”故事和先进事迹,再现了全体鹿城人众志成城、奋战奋进、决战决胜的动人画卷,更凝炼出一种被称为“鹿城战‘疫’精神”的向上力量。



在“最美抗疫人”揭晓仪式上,翁冠敏、陈志远、温州爱心屋网络公益宣传服务中心、潘锦顺、王坚、陈罕濮、潘建中、鹿城融媒体宣传报道集体、温州市黑马应急救援服务中心、鹿城电力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获评鹿城区“最美抗疫人”。



一座城市的决心,

是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

一串鲜活生动的战“疫”故事,

真实地发生在

一座经历磨难又创造无数奇迹的城市,

其背后是一个永不言败、勇往直前的群体。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

把温州人的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鹿城抗疫先进事迹报告会载誉登场,

让我们传递感动,

让我们致敬英雄,

叙说身处鹿城的无限荣光:



防疫指挥部的一天



报告人

鹿城区山福镇党委委员

叶浩树


在指挥部工作的经历,让我真正体验到了什么叫“作战时刻”!

指挥部办公室的墙上贴着考勤表和通讯录,加班超过6小时就标记为红色。1月底时,红色还只占考勤表的一小半,2月初,满表皆红!此后的几个月,也基本是这个状态。而通讯录上登记着指挥部一办九组的分工,以及每位成员的联系方式,分工非常明确。

指挥部是1月23日紧急组建的,其间累计抽调人员约150人。1月26日,大年初二,我接到了区委组织部的紧急电话,电话里只说:“浩树,收拾一下东西,4点钟到区府10号会议室报到。”到了之后才知道我是被抽调到指挥部攻坚。

我刚到指挥部那会儿,指挥部已进入正常运转,走廊里人来人往,办公室里人声鼎沸,会议室里讨论激烈,这一切都在告诉我:这是一场真真正正的战斗!这就是我们指挥部,全天候处于战斗状态。

每日零点过后的指挥部,依旧灯火通明。2月初,很关键,是决战的第一个十天,目标是拿下拐点,那段时间基本每晚8点以后要召开研判会议,并第一时间召开街镇视频连线会议,通过远程连线部署下步工作。每场会议,各组都有专人负责记录,并第一时间把会议明确的举措,起草成规范的文件下发,同时与相关的部门、街镇负责人做好沟通,确保措施的落地和严格执行。而会议绝大多数都会持续到12点以后,为了尽快发文,同时也让主要领导尽早签发,组里的同事们与时间赛跑,都顶着巨大的压力。

为了缓解大家的高压情绪,指挥部的领导们会笑着说:“有情况有信息尽管找我们,最近凌晨3点以前都睡不着。”那时候,指挥部的许多领导都吃住在办公室、值班室,而且有的一住就是三四十天。

战“疫”期间,最冷的那几天,鹿城许许多多值守卡点中的暖风机让我们看到了一份温暖。记得一天下午,区委书记姜景峰带队去卡点慰问,发现值守的人员普遍都是一顶帐篷,四处漏风,保暖设备很少。他当即对接联系了一家专门生产暖风机的厂商,当晚安排运输了两车的取暖设备。印象很深刻,记得取暖设备是在晚上11点多才送到区政府大院里的,本以为第二天才会送下去,没想到区里各位领导连夜带队,让货车将暖风机直接送到了各个卡点……

其实类似这样的点滴还有很多,但正是这样的点滴细节汇聚成了我所经历的鹿城战“疫”时刻!

我们的指挥官靠前指挥,勤勉担当!

我们的各兵种高效协同、令行禁止!

作为一名90后,我很庆幸能作为其中的一员,亲身参与到这一历史性的鹿城战“疫”!我倍感自豪!




临危不退,守土有责




报告人

鹿城区丰门街道党工委委员 办事处副主任

薛一 


社区战“疫”刚刚打响,我联系的灰桥社区的李真主任就被隔离了。在送一名涉湖北人员至集中隔离点后,发现他体温偏高,按规程,马上又送这个对象去医院检查,但送到医院后,这个对象就被留院观察了。当天晚上,李真就没敢回家,在社区办公室里过了一夜。

第二天上午,我正在和李真讨论当天的工作安排,就得知,前一天的对象被确定为疑似,需要排摸密切接触者。我看李真当时就变了脸色,当天中午就主动去我们街道的集中隔离点自我隔离。那一天真的是社区工作人员心理压力最大的一天。虽然大家早就知道疫情的危险,但每个人对危险并没有很真切的感受。李真这一被隔离,每个工作人员都真真切切感受到,每一个我们服务的对象,甚至是小区门口停下脚步测体温的居民过客,都有可能是潜在的感染者。这种陡然增加的心理压力,没有经历过的人恐怕是体会不到的。

李真被隔离的当天,我能强烈地感受到社区其余工作人员的心理压力非常大。我就召集社区的副书记副主任简单开了个碰头会,当天晚上的对象,就由我带着社区副书记去送。我觉得多余的动员只会加重大家的心理压力,不如我自己主动去做,更能稳定大家的情绪。

所幸,后来李真主任当时移送的对象被排除疑似了,只是虚惊一场。李真很快回到了工作岗位,我能感觉到大家之前巨大的心理压力,似乎一下子得到了释放。经过了这一次风波,大家真的都感受到疫情所带来的危险性和紧迫性,也更加注意了在工作中对自我的防护。这是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当然也是对工作负责。

在整个疫情防控中,我们的社区干部,不仅把自己的压力调试好,还在不断地帮助大家,包括被隔离人员调试心理压力。隔离点的工作人员尽量去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做好服务。比如说:考虑到隔离点空调无法使用,我们专门购置了毛毯,取暖器供大家使用。每天除日常送餐之外,专门准备了水果供应。在元宵节,我们特地准备了汤圆;在情人节,我们准备了巧克力和小糕点等等,我觉得我们的这些举动,也让隔离对象感受到我们的用心,所以后来他们基本上也都积极配合,安心隔离。




同心战“疫”,有你有我


报告人

鹿城区松台街道菱藕社区党委书记

翁冠敏 


菱藕社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居民总户数3711户,总人口8594人,60岁以上的老人占比超两成。整个社区划分为七个小网格。可以负责任地说,像我们这样的社区,如果没有一批尽职尽责的网格员,恐怕很难打赢新冠病毒的社区阻击战!

陈新微是网格员,也是有着社区十年工作经验的老社工。她在短短2天内就完成了386户703人的疫情调查。可能很多人对这组数据会没有概念。我给大家做一个粗略的计算,2天386户,平均每天就要193户。当时,网格员几乎是除了吃饭睡觉全天候工作,按每天14个小时工作来算的话,平均每个小时要走访13户以上。菱藕是老旧小区,大多没有电梯,入户调查都是要网络员一层一层地跑下来。我们把这个过程形象地称为“扫楼”。而且,一些住户的调查,不是网格员跑一次就能完成的。所以,实际上他们付出的工作量,远比预想的要大。

正是网格员尽职尽责、耐心细致的工作,赢得了绝大多数住户的理解支持与配合。在陈新微负责的网格,集中隔离对象8人、居家隔离7人、送诊发热对象5人、湖北返温人员11人,所有对象一天两次的体温随访,她一次不落。同时她也为居家隔离人员买菜买药倒垃圾。送去集中隔离的对象虽然已离开社区,但她还是时刻关注。情绪不稳时耐心安慰,有需要时她自己去集中隔离点给他们送物资。以心换心,隔离人员也从不理会到主动告知身体情况,把陈新微当成了值得信赖的朋友。

熟悉菱藕社区的朋友都知道,我们社区的志愿者招募工作经常是一呼百应的,但考虑到疫情的特殊性,这次社区并没有发布招募令。但让我们没想到的是,很多志愿者主动询问能让他们做些什么。

其中青年党员袁兵兵的举动让我感触特别深。袁兵兵,90后,新晋奶爸,原是社区民兵连民兵,后来到杭州工作。在得知新冠肺炎疫情社区防控力量不足时,他连夜赶回温州,主动认领了两个高峰时段,每个时段4小时,他既要给居民测量体温,询问出入情况,又要对不理解的居民耐心劝导,安抚情绪。

菱藕社区老龄化严重,有很多独居老人,这次因疫情减少了子女探访次数,袁兵兵就当起接力手,接过卡点子女送来的大米、蔬菜等物资,帮忙送入户。老人们对这个小伙子直夸奖,称自己多了个“好儿子”。

作为社区书记,我非常感谢包括兵兵在内的所有社区志愿者,正是他们那句“只要社区有需要,我就随叫随到”的话语,给我们做好社区工作极大的信心和动力。

当国内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国外的疫情却开始蔓延,在一些国家,甚至呈现失控的态势。作为一名社区干部,回首自己经历的战“疫”时刻,我脑海中浮现的尽职尽责的网格员、挺身而出的志愿者,以及包括他们在内的中国基层严密的疫情社区防控网络……我想说,我为祖国自豪,我为我们的社区工作自豪。




疫情不退,鹿宣人不撤



报告人

鹿城区融媒体中心党组成员 副主任

郑克


新冠肺炎疫情属于典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较于传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来源不明,而且传播迅速,具有更强的突发性、不可预知性,因此更容易造成社会心理恐慌和“谣言病毒”的扩散蔓延。所以,积极主动的新闻宣传在抗击疫情中的作用不言自明。

为了做到新闻宣传的“积极主动”,鹿城宣传系统在疫情之初,就启动大部制作战机制。这个机制的核心是:每天下午5点,雷打不动的“谈版会”。我们所称的“谈版会”,其实是一个为专门应对新冠疫情而推出的集舆情分析研判、宣传策划和宣传工作部署于一体的会议机制。会议由宣传部领导、融媒体中心领导和中层干部全体参加,甚至包括一线业务骨干也被要求直接参会,以便让会议的分析决策具有更强的执行效果。

 比如,1月31日,全市决定实施“25条”紧急措施,随后又要求“每户家庭每两天只能指派1名家庭成员出门采购生活物资”。这样的措施一出,我们的“谈版会”马上就捕捉到了市民对物资储备不足的恐慌情绪,以及出门抢购物资的动向。谈版会对此进行充分讨论后,确定了以新闻宣传为主,新媒体产品辅助跟进的宣传方式,鹿城宣传系统连夜开展相关准备!

第二天一早,各个社区铺天盖地地就贴上了我们设计的海报,宣传流动车、卡点的双语播音,甚至无人机的隔空喊话不绝于耳, H5、短视频刷爆朋友圈。

2月7日,网络又疯传“松台农贸市场买菜排长队”的照片,如此排队,既有聚集风险,又会引发公众对物资不足的心理恐慌。那么,真实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谈版会”上网信办提出应对方案,融媒体中心记者戴武杰、谢小玲深夜受命,通宵蹲点农贸市场,用掌握的一手情况帮助市民释疑解惑。而在执行这个任务之前,戴武杰、谢小玲已经加班到凌晨1点……不过,他们的辛苦付出成效显著,随着农贸市场相关报道的陆续播发,菜市场排长队现象得到有效缓解。

如果说,“谈版会”是鹿城宣传大部制作战机制的神经中枢,那每一位融媒体记者,就是我们投向战场的钢铁神兵。疫情期间,他们不知疲倦、轻伤不下火线。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一旦自己下阵地,其他兄弟姐妹肩头上又要多份重担。

同事黄宇慧,她在一次采访返程中全身痉挛,被紧急送往医院。在此之前,她已经连续奋战了20多天。当我赶到医院,看到她痉挛得厉害。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曾伟也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宇慧用她那断断续续的声音似乎在说明什么,靠得很近才听清楚,原来她是在向我们说明,自己手头还有两个没有完成的报道稿件。都到了这个时候,她最担心的不是个人的身体状况,而是手中未完成的任务。面对她的家人我非常愧疚,“这段时间宇慧辛苦了,我们没照顾好宇慧。”她先生反而很平静地说:“没事没事,工作职责所在,她要退缩就不是我眼中的那个她了。”

作为鹿城宣传人,我们有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当战“疫”需要我们,我们必定义不容辞、竭尽全力!只要疫情不退,我们鹿宣人不撤!




主动上一线,是职责,是使命





报告人

鹿城区双屿街道黄龙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

林海碧


这次疫情一发生,我就知道,自己的春节假期又要泡汤了。我和同为医务人员的妻子朱凤一商量,决定先把才10岁和2岁的两个女儿送到爷爷奶奶家,这样,一旦需要上前线,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如果医务人员没有防护用品的保护,在新冠病毒面前相当于裸奔,但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所有防护用品确实都很缺,而且几乎是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到。当时我正好有个朋友能买到,我就找他买了4000个口罩,还有20盒专门用于职业暴露后预防的药物“阿比多尔”给同事们用。我觉得医务人员首先要保护好自己,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救治病人。

像我们上门给从疫区来温的人员以及密切接触者测量体温,在流行病调查的时候,到隔离病房与疑似或确诊病例面对面接触等,都是有一定被感染风险的。不过,我们在工作的时候,我没有听到任何同事说过“害怕”。

当时温州最冷的那几天,虽然我们在室内,但隔离病房内是不能开空调的,所以,室内还是比较冷的,但我们都是穿着比较单薄的衣服。所以我们同事有开玩笑说,我们自己的身体已经暴露了内心的害怕。因为精神紧张,肾上腺素激增,人就不怕冷了。

我们知道,疫病危险,普通人可以害怕,但是医务人员不能,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所以当时隔离病房没有清洁工了,我们医疗小组就自己当起了病房清洁工。

当时我就骗父母说,我就是在办公室里整理资料、写写报告,不用到处跑,比在医院里还安全。他们也就信了。但那天两个女儿说很久没有见面了,要视频聊天,我当时也没多想就打开了视频聊天。我母亲一看,不是在办公室里,就追问我在哪里?我看瞒不住了,也就坦白了。

我妈妈说,一家人两个都上前线啊!我说:“因为我老婆已经上去了,我才更要上去,在里面吃喝不用愁,还有补贴拿,多好。”我妈马上说:“这个补贴不能拿,别人都还捐口罩呢?”我说之前我也捐了4000个口罩了。她说:这样就对了。




战“疫”警色




报告人

鹿城公安分局政治处宣传科民警

谢佳汝 

正月初二凌晨1点钟,站在房门口苦苦规劝的是五马派出所的中队长吴杰。前天下午他接到任务:规劝一名戴姓女士到隔离点集中隔离。她是银泰百货确诊病人的密切接触者。但戴女士拒不配合,态度强硬。对方情绪激动,大喊大叫,唾液横飞,只戴了口罩作为防护的吴杰心中不发怵是不可能的。但疫情就是命令,疫情不退,警察不退。吴杰与她对峙了一个多小时,最终将其带往隔离点定点隔离。

随后几天,温州市区的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多起来,防疫形势越来越严峻。更多的公安警力投入到这场无声的战役当中。往往一个民警或者辅警,需要同时负责重点场所排查、管控,晚间执勤,还要应对处置各类涉疫事件。由于工作强度大,有的同志累倒在工作岗位。

江滨派出所辅警潘锦顺结束完18小时隔离点执勤后,回所途中倒在了路边。20分钟后,潘锦顺被路过的同事发现紧急送往医院抢救。经医院诊断,潘锦顺系突发脑溢血,当时一侧身体已经完全失去了知觉。

社区民警郭扬帆配合丰门街道工作人员对租住辖区内的女子孙某进行劝导隔离,遭到对方持刀暴力抗法。民警一再奉劝放下菜刀,发了狂的孙某,多次将菜刀砍向民警,民警所持警用盾牌被砍断,一辅警右手被刀刮伤,最终她被合力制伏。

面对陡增的工作压力和职业暴露的风险,以及执勤中部分群众的不理解,他们不曾动摇退缩。他们知道自己此刻的坚决果断,是为了保障整个鹿城的平安健康。

除了他们,战“疫”大军中还有一支智慧的公安铁军,他们被称为鹿城的“防疫大脑”。防控阻击战打响以后,鹿城分局成立工作专班,围绕确诊病例高效开展潜在易感染人员分析研判及落地核查工作,为疫情防控提供精准大数据支撑。专班由分局各部门抽调40名精干警力组成,开展实体化办公,24小时不间断、满负荷运作。专班民警柳胜亮曾打趣地说:“因为长时间对着电脑,大家用掉的眼药水加起来都可以合成一瓶75%浓度的酒精了。”

在公安的大后方,还有一群默默奉献的公安监管民警。2月3日下午,鹿城看守所所长胡苍隆路过二楼的办公区时,用手机拍下了两张照片。照片里,两个孩子分别盖了一床被子,睡在沙发床上,在办公室的另一边,一名女民警正在伏案工作。这名女警汪丽丽正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姐弟俩,一个6岁,另一个3岁。为了消除安全隐患,疫情发生后看守所实行封闭式管理,民警一班需在岗15天,期满后再与另一班民警轮换。由于丈夫也是一线的警察,汪丽丽只能将孩子带到办公室,开始了吃住都在单位的生活,一待就是半个月。

像汪丽丽这样双警、医警的家庭还有很多很多。有位民警12岁的孩子用美术画记下日记,写道:我的妈妈归国家所有了。透过孩子稚嫩的眼睛我们能看到,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广大公安勇士的艰辛付出。

我为我的战友们感到自豪!




那抹志愿红





报告人

和乐社会服务中心总干事,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

赵静

鹿城区党群服务中心于1月21日接到场馆闭馆通知,但是很快便发现在线需求处置平台爆单了,接到了许多的求助。在此紧急情况下,第一时间成立了抗疫突击队,在线回应老百姓的需求,输入希望,提供支持。从整体情况来看,物资缺乏是造成大多数老百姓焦虑的根源。我们常说,没有什么是一包口罩解决不了的,如果有,就两包。

在这一过程中,奋战在各行各业的党组织给予了极大的信心和安全感。例如1月底时,一位市民想要购买5000双医用外科检查手套捐赠给医院。难度有多大,大家都深有体会。我们四处碰壁,最后想到两新党组织书记,或许群内商会的书记们会有办法。果然,消息发出去没多久,就有书记给发了最近的仓库定位,“你们这事要紧,赶紧来拉走,这批货我不上架了。”

于是,我们马上就赶去了仓库。在这途中,爱心市民反馈现在医用手套市场价在3块钱左右,但是书记始终坚持“一元一双”。书记表示:“我这是党员诚信铺,不管谁来都是这个价。而且你们是去做好事,我更应该让利。黑心钱不赚,国难财不发。”

还有一次,全市医疗废弃垃圾综合处置中心联系我们,表示急缺一千个医用外科口罩,以防工人零防护上阵。在需求发出后,一正药房党支部马上就接单了。一天内全市200多家门店紧急调货,甚至将预留给店员的口罩也先应急交货,“这事要紧,你们先用,我们自己再想想办法!”这些点点滴滴,都让人动容。

2月8日,我们接到了一位孤寡老人的求助,他必须赶去住院化疗。面对停运的公共交通与缺乏的防疫物资,老人十分的焦虑。我们抗疫突击队一接到这个需求马上发布到群里,这时群里一位志愿者大哥立刻要求由他去接送,说自己50多岁,孩子已经读大学了,真的出事也觉得无憾,当时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我们的党员是有英雄情结的,关键时刻,总有舍我其谁的气概。

在这种情况下,一位党员大哥义无反顾站了出来。不仅上门去帮老人扛行李,而且一路陪老人办好各种手续,直到送入病房才安心离开。整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在道谢。党员大哥一直感谢我们给了他这个机会,因为他有机会可以去践行自己的诺言。老人也一直表示感谢,“等我好了,我也要像你们一样,去做志愿者,去做好事。”

一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是人群中最亮的那抹志愿服务红。




战“疫”黑马自奋蹄



报告人

黑马救援队办公室主任

潘春萍


从2017年11月22日,由退伍军人出身的队长朱金文,邀请一些战友发起成立以来,“黑马救援”装备投入近300万元,组建起了一支拥有140名专业搜救队员的民间公益救援力量。在此次鹿城战“疫”中,“黑马救援”再次一马当先,一路驰援。

在疫情期间,我们黑马救援的队员们参与了卡点值守、社区消杀等许多工作。在藤桥卡点值守时,我们给出行不便的群众当起了免费跑腿,送农产品、买药送药、送衣服等等。这一段时间,队员们的汽车油费就跑了几千元,算是狠狠体验了一把快递员和跑腿的生活。进入复工复产阶段,他们又参与到动车南站的执勤,为了赶在每天凌晨5点第一班进站列车之前到达执勤位置,家住藤桥的队员们要3点钟就起床准备。在社区消杀中,一桶80斤的药水,一背就是半个多月,每天都要背上6个小时以上。

大家很难想象的是,在危难中如此拼命的队员们,都是自发,而且义务的。我们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有的是队伍军人、有的是医生、有的是保安,我们现在生活在这么美好的世界,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意义的事情,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这就是我们黑马救援的精神。




一个草根“三无组织”的全球抗疫之路



报告人

高温青年发起者之一

无料书铺掌柜

张潇


从1月24日到2月2日,短短八天的时间,上千个微信社群,上万名志愿者组成的驰援温州行动组从全球100多个国家人肉带货,筹集抗疫物资达2000多万元,协调落地物资超过5000万元,而这一切来自于一个纯民间、自发形成的群体,这个群体有一个名称叫做“高温青年”。

驰援温州行动的发起源自于一次网络的讨论,当疫情来袭而全国所有的关注度都聚焦武汉的时候,温州作为武汉以外受到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城市,我们该做些什么?2月1日前后,有一个叫做《驰援温州行动》的文档刷爆了朋友圈,那时候各类募捐兴起,但是信息、货源都非常混乱,1月24日,一个女生误把一款韩国生产的KF94口罩当成医用N95口罩购买捐赠,很快,由40多个来自温州医疗系统的专家医生组成的鉴定组成立了,编写了大家看到的“鉴定手册”、“打假清单”,这些抗疫攻略帮助到了全市乃至全国各种组织、个人辨别物资、共同抗疫。鹿城区的第一起打假案件就是在这次行动中被举报并且破获,后台数据显示,这个文档被打开次数超过500万次。

真正引起人民网兴趣的,是这个阶段行动背后的神奇架构,因为刚刚各位看到的成果来自于上千个社区里上万名素不相识的温州青年,并且仅凭借网络文字、语音、社群进行联络、落地,上千个群在同一时间同步运行,高效运作。而在物资落地的部分,也是素不相识的温州人一起,用人肉的方式把这些物资送到最需要的地方。我在这个阶段所负责的就是物资筹集和分发,鹿城区惠民路的城市新阅读也是那段时间全市唯一一个民间的物资集散分发点,包括我在内的两名志愿者在7天内分发了上千万的物资,并且实时通过网络进行信息同步。

到目前为止,来自全球各地的“高温青年”已经将行动推动到了新的阶段——驰援海外,让全世界看到了温州人善意、大同的精神面貌,这些都是海外媒体对于温州人的专题报道。

1985年,温州人民第一次登上解放日报头版,是因为改革开放的先发与典型,25年后的今天,温州人再次登上解放日报,是因为这次疫情中的大爱与精神。坦白说,到现在为止我也不知道“高温青年”这个社群的准确人数,甚至我们戏称这个社群是一个“三无组织”,无组织、无目的、无资源,却在一种开放、多元、包容的状态中,无所不为。“高温青年”就是高能又温暖的青年,高能,源于技术元素和信任网络的赋能;温暖,源于新时代温州人精神的激扬。我想这种精神就是新时代温州人精神激扬下的青春力量。




心有锦缎,白衣逆行



报告人

温州首批援鄂医疗队队员

温州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生

朱莺 

虽然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但是刚到武汉投入工作的第三天,和我们进行工作交接的一位武汉医生就被确诊为新冠肺炎,作为密切接触者的我进入隔离。更为要命的是,就在这个时候,我出现了发烧症状。说实话,内心非常害怕。你想,平时身体一向健康的我,很少发烧,但一同隔离的六个人唯独只有我出现了发烧的症状。有明确接触史,又有明显症状,所以当时在被隔离的时候我本能地就想到了自己被感染要住隔离病房,也想到了两侧白肺、低氧血症、气管插管上呼吸机,甚至抢救无效,和亲人诀别……

现在想想,觉得有点可笑,但当时真的就是这么想的。所以,隔离的这五天,每天都在害怕和恐惧中度过。整把整把吞各种抗病毒、抗炎、退烧、增强免疫力的药丸。最害怕的是每半小时测量一次体温,最难过的是体温在37.3以上,那几天等待结果的时间特别漫长。

我熬了好几天,没有向家人透露。尽管女儿在我出征时就知道武汉前线十分危险,随时有可能因感染新冠病毒而生命垂危,但依旧不想让女儿幼小的心灵受到创伤。其次我老公压力也很大,既要担心我在武汉抗疫一线的安危,又要照顾女儿和双亲,还要坚守公安系统工作岗位。

当化验结果确定没有感染新冠病毒后,我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在当时,我们浙江首批驰援武汉的医生只有30多个,接管了两个病区80多张床位。在7个医生接受隔离医学观察后,意味着继续工作的医生工作量与工作强度都在无形的增加。我们是一个团队,我们要有合作精神,当时队领导请示了权威专家,结合我们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核酸检测后做出了非常困难的决定——在隔离五天后解除隔离,让我们回归队伍重返战场。武汉真的不容易,我们的国家不容易,所以有驰援医生喊出:不论生死,不计报酬,真的不是一句空话,当你看到你的同胞们正在经历苦难的时候,你真的什么都不怕了,我们在一线能够真切地体会到文化的力量、体制的力量和国家的力量,为这次能够取得新冠疫情阻击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激扬新时代温州人精神
争当鹿城发展排头兵





报告人

康奈集团副董事长

郑莱莉


我们每年的新春开门红都会定在正月初十左右,但是今年春节不一样,城市停摆……谁都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复工?

说实话,我们当时非常着急,因为有30万双的外贸订单在2月等着交货。如果不能按时交货,违约损失倒是其次的,企业的信誉将受到严重损害。另外,当时社会上也有传言,说疫情将持续半年甚至更长时间。试想,像我们这样一家拥有几千名员工的企业,如果停摆半年,我们的员工吃什么?而且我们企业有许多是两口子甚至一家人都在一起的老员工。所以,只要有一线可能,我们都要争取尽快复工,哪怕要为此付出巨大的成本。我了解到,当时我们周围的很多企业都有这个想法。

2月18日,我们成为了鹿城区首批复工复产的企业。说实话,作为首批复工企业,我们同样经受了巨大的考验。首先,我们大部分员工都在全国各地的家中,如何安全返岗?当时我们有一位员工就说:自己是冒着生命危险出来工作的。所以当部分员工开始返岗的时候,我们企业经营者,是担了一肚子心,生怕在途中发生什么意外。

再则,成百上千的员工返岗复工,人群聚集在所难免。公司的防疫措施如何做,才更安全?万一发生疫情,怎么办?而且,因为我们是首批复工企业,几乎没有可借鉴的模板。那时候真的是晚上睡觉都睡不好。于是我们去学习日本做得最好的企业的防疫做法,不计成本,采购相关防疫物资,反正是要尽量多做一点,多付出一点,为了员工安全,也为了企业安全,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我们不计成本的投入,很快收到了积极的效果。当员工知道我们企业有这么严格的防控举措后,也纷纷放下顾虑回公司上班。

其实作为企业,仅仅复工是不够的,还要尽快复产。所以当2月18日一复工,为了赶外贸交货的订单,我们的管理人员、车间组长、车间主任和生产职能人员,都顶岗到一线,补足没办法返岗的岗位,大家众志成城,以超高的效率完成了订单,并将海运改为空运的形式,让客户及时收到货物。

我们国内遭遇疫情影响,其实我们的客户也都看在眼里,所以当他们按时收到货物时颇感意外,纷纷向我们表达感动。

这里不得不提,在我们复工复产的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对我们企业的帮助。

当时,我们担心员工返岗的防疫风险,他们就安排专列专车帮助我们接员工回家。我们没有企业防疫经验,他们就给我们推荐可靠的方案,并送来“复工复产”专项保险。我们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有融资困难,他们就推出财政贴息贷款。还有一系列助企政策,其中仅社保返还一项,就帮我们减轻了130多万元的资金压力。所以,我们常说,在这次疫情中,各级党委政府真的是和我们企业在并肩战斗的。目前,我们企业的生产已经基本恢复正常,但仍在全球蔓延的新冠疫情,对我们企业经营带来的不利因素仍在持续发酵中……不过,因为有了上一个阶段的战“疫”亲历,我们对党和政府有信心,我们对祖国有信心,当然我们对自己的企业更有信心!



各方反响
  

机关干部  沈斌:“通过学习“最美抗疫人”的先进事迹,特别是他们党员冲在一线的担当精神,让我备受感动、深受鼓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汲取榜样力量,用实际来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立足岗位比作为,履职尽责当先锋,做忠诚担当、心系群众、清正廉洁的表率。”



机关干部 李妍妍:鲜活的鹿城抗疫故事,真实反映了在抗击新冠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鹿城区各行各业冲锋在前、众志成城的感人事迹,让人深受触动。作为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公安干警,感到自豪,在未来的工作中,将做好鹿城首善之区的守护者。


机关干部 夏杨晨昱:观看了鹿城先进抗疫事迹报告会,看到我的同事们——鹿城电力红船党员服务队也获评鹿城区最美抗疫人物,我感受到了强大的模范感召力。自疫情爆发以来,他们一方面确保供电安全可靠,另一方面又主动承担了清明桥卡口的值守任务。所有抗疫人全力出击、全情投入,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真正用行动诠释了温州人精神,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让我深受鼓舞,也激励着、引领着我前行,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街镇干部   皮诗瑞:“涓涓如流,汇聚成海”。抗击新冠疫情需要每一个平凡的人在危难面前不畏艰险、积极行动。鹿城区十大最美抗疫人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同时也代表着各行各业的奉献无畏的形象。身处“春意正浓花满城”的后疫情时代,重温年初抗疫“朔风凌冽寒未尽”的回忆,除忐忑后怕之余,涌上心头的是鹿城抗疫人甘愿付出、感天动地的阵阵暖意。鹿城最美抗疫人,温州因你们而骄傲!为你们而自豪!


街镇干部   罗如如:这些英雄是在替我们负重前行,他们用责任和担当诠释了‘最美’的榜样力量,他们是我们身边真善美的化身。作为街镇干部,作为人民的服务者,他们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宣扬与传承,感谢‘疫’路有你们。疫情虽已过去,但未来仍在继续,我们街道将积极行动起来,以其他形式发光发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向最美抗疫人看齐。


村社干部  谷林茶:听着他们的分享,仿佛让我也回到了防疫的那段时光,他们守大门,我们守家门,我们村干部和党员们一同不分昼夜地守着村卡口两个多月没有回家。当时觉得特别辛苦,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却觉得很骄傲,觉得我们也为防疫工作贡献了一份自己力量。


村社干部   周淑华:2020年春节,疫情肆虐,举国抗疫。鹿城的“最美抗疫人”们用坚守和无畏书写了温州人民伟大的抗疫史。这些可敬可爱的人,用实际行动给了我们无穷的勇气和力量,回到社区后,我要将这些可歌可泣的英勇故事讲述给社区干部和辖区居民们听,从中汲取前行力量,以更坚决的态度、更务实的行动、更有力的举措当好“重要窗口”的建设者、维护者、展示者!

更多鹿城新闻

图片新闻

更多视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