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鹿城  -> 正文

【文化月刊】历添新岁月 春满白鹿城

来源:  发布时间: 2019-01-29 00:00:00

导语:传统,那是从泥土里、血液骨髓里生长出来的节礼,在新旧时代的压缩、碰撞中反弹出击的约定俗成,而在年关的氛围里越演越烈。

年俗,不俗。

它作为年关的节礼化作你我内心的默契,它不是按部就班的常识剧情,是人与情的织锦,是年与味的糅合,人的意志是经,情的积愫是纬,时间携着空间的梭编缀,在记忆的味道里,不缥不缈的腾波,而后梨落在逝水的流年里。

风弱惊春雨, 夜鼓千户门, 流苏帐,暖窗台,对联起,缓香雾;停杯换盏间,举送新句年,围位酌,音清圆,顾上檐,林语烟。串门把话,未晓,绣车盈路,又还。月夜花朝,自今细数,年年岁岁春相似,昔日春年今相殊。

早先从父辈口中得知,他们儿时的集体记忆充斥着激动的欢喜。寒假开始,扳指数日,期盼节临,紧随其后,置办年货,买布裁衣,家人围坐,祈福新年。而如今新式的过年契合了当下现代化快节奏的生活娱乐。商场商品、琳琅满目、时髦靓装、目不暇接、随时购装、酒店宴请、度节旅行……年节也被赋予了更多全新的时代意义,在传统中焕发新时代的生机。

1


门檐下的
             喜色

新年有新气象,有别于旧年,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家家户户贴上了喜气的春联。故王安石有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汉族特有的文学形式,也是我们中国人过春节的重要标志。

从桃符到春联 寄语来年期盼

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开怀畅饮屠苏酒,每家每户换上了新春联,浓浓年味儿就是从这里开始。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直到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

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城,观赏笑乐,他还亲自题春联。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不曾贴春联,便去询问,知道这是一家阉猪的,还未请人代写。朱元璋就特地为那阉猪人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联意贴切、幽默。经明太祖这一提倡,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中国老百姓之所以对贴春联一直情有独钟,是因为中国人自古就有个乐观的思维观念。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他们借助于春联,表达对即将过去的一年的欢喜和幸福的心境,或者表达
对新的一年的期盼与厚望。

拾起传统记忆 墨香弥漫鹿城

一副好的春联能够反映主人的品味和文化修养。如,“ 窗外青枝吐翠日作画,屋内红袖添香夜读书”,其中诗情画意,引人入胜。又如,“三载寒窗拂扫冬雪遍地,万里鹏程扶摇春风满天”,此联意蕴深邃,不同凡响,令人回味无穷。再如,“绿竹别其三分景,红梅正报万家春”, 读罢,给人以春天美好的意境。

一年好景堪回首,又到春联绽放时。时代的变迁,传统的习俗遗失在岁月的某个旮旮旯旯。但在春节,古老而传统的年味仪式从未被遗忘。春节将至之际,鹿城墨香弥漫,春联四现。

南汇前网村迎新春民俗活动中,书法家们用一笔一捺传达了自己对老人的新春祝愿,将浓浓的年味送入前网村老人周转房内;“瓯昆杯”小品书法展开幕式暨百名书法家写春联赠劳模活动中,活动组织嘉宾向我市30 名劳模工匠赠送春联,支持书法家走进书斋创作,又鼓励其走出书斋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在藤桥樟村村文化礼堂,由区广电新闻中心组织的党员活动邀请书法家下基层送春联的活动吸引了大批村民前来参与,不仅带来了关怀关心,更能让村民们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鹿城,浓浓的年味依旧熟悉且浓烈,市民们将一年的收获浓缩在腊八节后置办年货的喜悦中,把来年的愿景寄托在家门口的一对春联里。

2


窗台上的
              年味

记忆由多种元素构成,包括光影、色彩、旋律、气息、味道。过年,一定是我们心底里最五光十色的一段记忆。鲜红的灯笼、春联、剪纸,漆黑的夜空里绽放的烟花,泛着油光的菜肴,共同组成节日的光影。不知什么时候,这些仿佛都在一夜之间消散而成为记忆,有人说年淡了。但年味始终都在,准备年货就是感受年味不可缺少的体验。酱油肉就是温州人最传统的年货之一。

制作历史悠久 步步都有讲究

在温州,酱油肉作为一种传统的年货,历史悠久。

北宋末年,政治腐败,内忧农民纷纷起义,外患金兵屡屡进犯,百姓流离。温州处浙南海隅,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未遭兵戮,便利用控山带海,利兼水陆的优势,发展成对外贸易的重要通商口岸,经济迅速发展,百姓富庶。

当时,鱼虾是低贱货,肉食是上等食材,在殷实的官宦人家才有多余粮食喂猪养羊,肉有富余。为更好地保存肉食,用盐加工腌制则诞生了咸肉,用酱油加工腌制则诞生了酱油肉。因酱油盐
份含量较盐巴低,在腊月前后腌制的肉方可保存,故又称为腊肉。

腊月初,家家户户开始准备年货,走在路上一抬头,酱油肉一排排挂在各家窗台上,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年味,仿佛能感受到温州人从心底透出来的喜悦。

腌制酱油肉,调料可根据个人口味选择放与不放,唯白酒除外。白酒既可提鲜,又可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酱油肉要晒出色香味,还是很有讲究的。其实酱油肉不是晒出来,而是晾出来的。猪腿肉在阳光下暴晒后,肉组织中的水分会被蒸干,吃起来会又干又硬。因此,晒肉场以风大为佳,避免太阳直射。如果遇到持续温度升高,或气温在15℃以上,或风力极小,建议先包装好放入冰箱冷冻,待适宜天气再拿出来继续晾晒。

而串肉的工具,最好选用编制草鞋的草绳或稻杆绳,走上街头,随处可见市民用尼龙绳晾晒酱油肉。在阳光下,尼龙绳内的毒素容易被释放出来,不益身体健康。此外,腌制肉片也尽可能使用木桶或陶瓷桶,因为木头或陶瓷与食材会产生特殊的化学作用,使肉品更鲜香。

腊肉的传统味道 不变的年俗记忆

温州老话有一句这样说到,“廿九晚上的吃,正月初一的嬉”,可见,大家认为正月初一是出去玩的,一年到头都在忙碌,这几天也需要让自己休息一下,而且很多店家也不营业,包括菜市场的摊贩。因此,家庭主妇们就会在年前准备各式食材制作年货。

“60 后” 的陈女士告诉笔者,酱油肉是他们家每年都要要准备的年货,一开始都是买外面的,但是始终找不到以前那种醇香的味道,后来就决定自己晒酱油肉,自己做的酱油肉味美质优,别有风味,而且这种味道就是记忆里的味道。

其实, 相比于专业制作的酱油肉,感觉自己制作的酱油肉更好吃,并不一定是因为具备多么高超的手艺,更有可能是一种情感。在这酱油肉里,除了浓郁的滋味与喜乐的气氛,还流淌着传承了两代以上的家族情感。夫妻、母女、父子、兄弟姐妹之间的温情,全都浓缩在这酱油肉里。

陈女士说,永远记得回到家时,闻到的那股酱油肉的气味,很香,香到心间,萦绕在每个过年的记忆上。而那从酱油肉上滴答而下的酱油,一滴一滴,仿佛滴在舌尖,咸咸的,又带着那么一丝甜味,这些深埋在记忆里的细节,构成了心心念念的“年味”。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温州人始终保持着晒酱油肉的传统,吃的是酱油肉的年味,唤起的是温州人记忆深处的温情。转眼间,又要到过年了。看着晒在窗台的酱油肉,年味的气息越来越浓郁了,春节,近了。

3


街巷中的
           期盼

如今,市民的生活变得愈加丰富多彩,过年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有些年俗已经消失,有的发生了改变,但还有一些至今在民间流传。临近春节时,温州家家户户都要捣年糕和炊松糕,这一习俗已经延续千年。

年岁盼高时时利 年糕飘香年味浓

捣年糕, 也叫“ 捣糖糕”。用糯米掺些籼米,加上红糖或白糖, 蒸熟, 放在石臼中捣韧, 然后做成长方形, 放在不同花纹的印版里, 可压成如牡丹、蟠桃、状元, 以及鲤鱼、麒麟等图样的甜糕, 寄托了人们对来年的美好期盼, 寓意着年年高升, 年年有余。新捣的年糕抹上红红的胭脂, 掐上一大团供奉, 人们用以祈祷来年风调雨顺, 有更多的粮食,来捣更多的年糕。

捣年糕是群体劳动,首先要有一个很会烧锅的人, 因为要蒸熟几十斤米粉必然要一个很有经验的烧火人, 更重要的是一个“上蒸”的,他会根据锅中蒸气窜上来的程度络绎加上糕粉, 将一桶粉蒸熟。而最辛苦也最危险的要算在捣臼中翻糕的,这翻糕的每当“捣子”落下后,就要在“石捣臼”中翻动一下滚烫的糕团,一边还要用泡在开水中的毛巾擦掉沾在捣子上贴着的糕渣,这样的动作必须在“捣子”一起一落的间隙中完成,不能坐也不能蹲,还要偏着个脑壳远离那“石捣臼”,要是没有一定的腰劲和机灵,被那几十斤的石家伙砸中可不是闹着玩的。

在那个年代,一户人家的年糕做得是否顺利, 还暗示着来年的运道, 要是做成夹生年糕, 会让人感到恐慌。所以都指望自己家的年糕做得顺当, 更有几家一同合作。

捣声阵阵入耳来 最是饱含人情味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不少农民组队进城作捣年糕服务,从磨粉开始,一直到制成各式年糕,进行一条龙服务,虽然方便了市民,但家家户户自己捣年糕的那种热闹氛围从此消失了。

来自瑞安陶山的郑世文已经不是第一次来到温州市区了,他的捣糕班从二十多年前就开始落户于市区附近。“现在拿起手机,什么吃的都能叫店家送,爱吃捣糕,或者说会吃捣糕的人基本只有年纪大的人了。”他说,对于年糕班来讲,虽然还保留着传统的制作工艺,但近几年的生意远不及过去,顾客也多为中老年人。为了吸引更多客人,这些年年糕班除了捣年糕之外,还卖起了松糕、箬糕、牛肉干等。

尽管捣年糕的生意不尽如前,然而,对于一些市民来说,这是一种有温度的食物,里面夹杂了浓浓的人情味,在这岁末寒冬的捣糕声中能够听见过往岁月的声音,也就是在细细品尝捣糕的过程中,一股人情味涌上心头。

郑师傅的摊位铺子里有五六位师傅,分别负责不同的制作工序,捣糕声吸引了许多路过的行人也被吸引停下来,心动的都买下一两块,或是自己品尝,或是带回去与家人分享。“我小时候过年最喜欢的就是吃捣糕,吃的时候总能响起小时候过年时的热闹情景。现做的捣糕既香味四溢,又美味,我特地买来和家人一起分享。”市民黄女士告诉笔者。

新春临近, 市区大南门、下吕浦、水心等地已经成了“捣糕班”汇聚之地。“只要捣糕这一传统项目得以保留和传承,只要和谐、欢乐、喜庆的春节底色不变,过节传统味道就会一直流传下去。”捣糕师傅笑着说道。

4


餐桌上的
              温情

对于很多人来说,小时候,新年穿新衣、放鞭炮、收压岁钱,看着长辈们忙里忙外准备年夜团圆饭;长大后,越来越体会到“年”的意义,不单单是一串鞭炮一个红包,而是一份久违的团圆、一份围桌的亲情、一份合家欢聚的喜悦。

新旧分岁欢喜多 一桌菜肴情意浓

年夜饭,在温州叫“分岁酒”,因为除夕是新旧年交替的分界线,新旧岁由此夜而分,所以叫“分岁酒”,而它的温州特色不仅仅只体现在名字上。

“盛菜用高脚碗,上面还要点缀着切片的红萝卜。”这是温州人代代相传的新春饮食习俗。

郑慧伟 摄

耳濡目染的95 后小源(化名)说:“每每过年,一翻朋友圈,大家伙都在‘晒’各家的菜,都是用红色的高脚碗围成一圈,中间端上刚出锅的热菜。”原来,温州人的“分岁酒”在选择菜色、摆盘上都格外讲究,不仅“高脚红碗冷盘十道,道道有讲究;精挑细选热菜十盘,盘盘有说法”,还通过谐音、颜色定义菜肴来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福。

“大街小巷里晒着腊肉、腊鸡、腊鸭、鸭舌、鱼饼,这些都是本地人‘分岁酒’喜欢摆放的冷盘菜。”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外头吃除夕饭,比如去酒店来一场小聚会,省事又尽兴,至今仍坚持在家摆“分岁酒”的王阿姨说,恪守着父辈的传统,每年除夕娴熟地操作着一项又一项的做饭流程,心坎儿回味无穷。

准备完冷菜之后,便是热菜。热菜一般以炒年糕“年年高升”开席,到红枣八宝饭“新年红早”招财进宝收尾,道道有其吉祥好彩头的名字。就拿炒年糕来说,温州传统是喜欢用腊肉、菜籽头来炒年糕,如今也用梭子蟹、排骨、虾仁、干贝等等很多原料都可以搭配到炒年糕中,这是对传统的坚守,也是对食物的创新。

温州人俗话常说上门看八字,其实“分岁酒”也要看“八字”,也有很多门道和讲究。“红、高、稳、全、余、花、吉、清”是最能体现年夜饭特色的8个字。比如说“红”,红的高脚碗、红桌布、红筷子,每道冷盘上面要放一块红萝卜,寓意“红到头”,希望新的一年,日子能够红红火火。又如“高”,高脚碗、年糕、糖糕、松糕……“糕”与“高”字的谐音相同,而且这冷盘还要用上高脚碗,代表的是年年高,事情都往好的方面发展。

时代更迭向前 年俗代代延续

“以前吃完‘分岁酒’后,一家人坐下来看春晚,迎接农历新年倒计时,现在也会去帆影广场等地放烟花,融入家乡新年的喜庆氛围中。”在杭州工作的董女士说道。像这样一批常年奋斗在一线城市打拼,过年于他们而言,享受在家的短暂时光,除了吃得好,看春晚、燃放烟花、走亲访友,能够拥入家的温暖“ 怀抱”,年味儿也更浓了。

除夕夜“分岁酒”时,聊聊一年中的成败得失,聊聊新的一年计划设想,小辈给长辈拜年,长辈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小辈们,表达对下辈的祝福。其实,“分岁酒”最看重的还是合家
团圆,于新生代,倍加呵护、茁壮成长,是父母的寄托;于年轻人,在外“身披铠甲”,回到家中卸下一身勇于战胜一切的“战衣”;于长辈,儿女满堂、各自长大出息,便是“福满堂”。

几代人的屋檐下,照亮了一方又一方的灯火阑珊,绵延了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

“我最期盼、最快乐的时刻就是除夕能收到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的压岁钱,所以我可喜欢拜年了。”7 岁凯凯(化名) 童言无忌地笑着,他很开心马上就要步入农历新年,也就是说,在他幼小的心里,“年”已经慢慢生根发芽。

记者:晴雯 丹怡 金帅 婷玮 通讯员:程展 赵益思 王金寿 单晓叶


更多鹿城新闻

图片新闻

更多视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