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鹿城  -> 正文

【文化月刊】一池清水书成墨 古城文气始于此

来源: 鹿城新闻网  发布时间: 2019-08-30 17:18:46

导语:

       一池之“墨”,文气之泉。

  墨池,位于鹿城北大街东边的街巷。相传,王羲之任永嘉郡守,临池作书洗砚,使得池水尽黑。他研习笔法,博采众长,别树一帜,经世致用,备受推崇而后名满天下,才有了墨池坊和“墨池”精神的传承。以墨池而得名的墨池坊坊巷内弥漫着挥之不去的淡雅墨香,是为数不多坊名始终未变、留存较为完整的坊巷之一。

  时世变迁,斗转星移,墨池坊真正的墨池已不见踪迹,池子的形状更无从考证。

  围绕着墨池公园,周边是一条条弯弯曲曲、纵横交错的小巷,如今的小巷恬淡宁静,但是小巷中那些历经风霜的大宅院,如戚宅、谢宅、陈宅、沈宅等,无不诉说着沉淀在古街老巷中最历久弥新的故事。

  墨池,文气使然,总是离不开文学书画,它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温州市文联的所在地,市文联办的《文学青年》成了全国四大青年文学期刊之一,函授创作中心的规模也在全国数一数二。此外,从“镇台衙门”“瓯海关监督府”到“温州市政府”“鹿城区政府”“温州市人大、政协”,温州市政府部门的驻地,也给这条坊巷平添了不少文化底蕴。

  春云绿处,又见归鸿。来到墨池坊,感受墨池之水、孕文温雅,人风习气、涤荡乾坤,闭眼徜徉,飘香书烟,拂面溢目,万里生春。

1


 
太守传奇
             流传千年

       作为北宋绍圣年间永嘉郡守杨蟠所定的三十六坊之一,墨池坊是如今老城区里难得的旧日风貌依稀尚存的几条老巷之一。“风流太守忆王郎,经换笼鹅字字香。昨日见郎书法好,移家合住墨池坊。”这首由曾任温州司马的郭钟岳所写的瓯江竹枝词,正如词中典故与人物所唱,墨池坊缘起与历史都离不开东晋书法家王羲之。

 
 
临池洗砚 墨池因此得名
 
 

       墨池坊因“墨池”得名,“墨池”现坐落于墨池文化公园内(墨池坊1号),为何明明池水澄清,却偏偏要唤作墨池?明周旋诗“何以清池唤墨池,昔年临池有羲之”告诉你答案。传东晋年间,王羲之出任温州太守,官邸华盖山脚,见山麓有一口小水池,池如镜而倒映出岸边的大树和天空的白云,一时技痒,便临池挥毫大抒怀乡之情。此后一发而不可收,隔三岔五在此临池作书,搁笔时便洗砚于池。街坊们见之,借题发挥而以“墨池”之名替那口清潭营造文化氛围。

  后宋代书法家米芾游访温州,闻此传说,也有心来凑个热闹,大笔一挥,送上斗大的“墨池”二字。至此,“墨池”所在街巷,也就顺水推舟叫做“墨池坊”了。如今我们所看到的立在池旁的“墨池”二字是清乾隆五十年总兵黄大谋“补书”。南宋以后,坊市制度逐渐废弃,都改称为街或巷,而墨池坊之名,却沿袭至今,始终不变。

 
 
沉墨试金 流传一段佳话
 
 

      有一句常用语叫“沉默是金”,意为一个人在特定的环境下若做到不说话或少说话是难能可贵的。在墨池坊也有一句传世佳言,叫“沉墨试金”,不过讲的却是王羲之廉洁从政的一段民间故事。

  据传王羲之担任永嘉太守期间,地方上一些官吏为谋升官发财,千方百计利用机会上门行贿,但都被言辞拒之。一日,有位官吏绞尽脑汁想出一招:借以“书圣”爱墨如宝的嗜好,在一条条黄金的外面,披上一层用糯米墨做的“外衣”,再用金字烫上“徽州至宝”四个字。面对如此漂亮的徽墨,王羲之最终恭礼收之。

  时隔半年后,王羲之命书童拿出官吏们所送徽墨,一试纸笔,书童发现端砚台上露出金黄的颜色,便疾呼大叫。此时此刻,清心如镜的王太守已经明白一切。翌日一早,就传令所有送墨的官吏,并贴出告示欢迎百姓前往观看。王太守命手下将满登登的一担“徽州至宝”全部沉在水池里,顿见池水全黑,一条条闪闪发亮的黄金也随之从水底被全部捞了上来。这一幕,令围观的百姓惊愕不已,无不为王太守如此高风亮节、廉洁清政的“官风”所敬佩。王太守的“沉墨试金”,将池水变成了“墨池”。

 
 
墨池训子 严谨律子成美谈
 
 

       由“墨池”带出的掌故轶事,还有以王夫人借“墨池”训子传播得最为广泛。据说王献之曾应其父羲之的要求,三天内不写别的,单去临摹其父所写的一个“太”字。王献之按部就班埋头就写,到了第二天,觉得写得够多了,就挑了几个与父亲笔迹最相似的“太”字去应付父亲。王羲之见其中一个字下面还少了一点,知道儿子早已写得不耐烦了,便淡淡一笑说,你知道什么叫缺点吗?说着,随手拿笔在那个“大”字的下端加了一点,要儿子拿给母亲评评看。王夫人只一过目,便说“我看来看去,觉得就这个‘太’字的下面一点还有点像你父亲的骨力。”一句话,讲得儿子满脸通红,自此不敢偷懒,从此以后,他便发奋图强,勤学苦练,数日下来把池水也给洗黑了,其书法之名可与其父并列。后人袭其美事,将此池称为“墨池”。



2


 
百年兴衰
               风雅名园

       绕不开的书圣王羲之,连同那些年代久远的美丽掌故轶事,都让小巷弥漫着挥之不去的淡雅墨香,成为闹市之中静谧的所在。其实,今人所见的这口墨池,乃清代在玉介园遗址附近仿建的。明代玉介园凭借“池台泉石之胜甲于郡”,被誉为当时温州名园之首,其后身为民国瓯海关监督冒广生的瓯隐园,内有永嘉诗人祠堂,今身为墨池公园。“当时就是根据王羲之的传说,把这个坊定为墨池坊,从此墨池公园一带就成为了温州标志性的一个人文建筑,而这里在明代则为玉介园。”鹿城区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吕相国说道。

 
 
 亭榭玲珑 堪称名园之首 
 

       温州“九山”之首的华盖山,亦因山形似华盖得名,被列为“洞天福地”中的第十八洞天,名曰太玉洞天。明内阁首辅张璁外甥王澈爱其山水之胜,晚年就从华盖乡里迁居到华盖山下。

  王澈次子王叔杲,字阳德,号旸谷,嘉靖进士,官至湖广布政使司右参政。他聪颖嗜书,“暇游览泉石,凡遇名胜,辄属意焉”,因酷爱山水园林,在家附近购得约十亩大小空地,取名玉介园。

  嘉靖三十八年(1559),王叔杲正式修建此地为私家园林,请人栽培花木,沿着围墙遍植松竹槐柳,把玉介园打造成温州的名园。园内亭榭玲珑、百卉争妍。每年晚冬早春,梅花怒放,吸引不少游人。浙江按察使李维桢赞美其“池台泉石之胜甲于郡”。

  明清易代,近百年的玉介园遭受兵乱,衰落荒废,引起了很多文人的悲鸣,“几社”诗人周茂源有诗写道“玉介园空玉树荒”,玉介园变成了兵士的“戏马场”,王叔果曾孙王咏作诗叹息一片“荒墅”,只剩下“春风空自媚,夜月向谁明”。

 
 
 孕育诗文 成为人文地标 
 

       建筑实物历经沧桑变迁,难免会毁圮湮灭,往往诗文却能够流传下来。作为一个创作基地,玉介园长近百年的诗酒歌舞与笔墨风雅,也促进了温州山水文学的发展,它不仅是历史上温州人文风光的重要地标,体现了温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更是晚明文人士大夫生活艺术化的鲜明象征。

  王叔杲挂冠回乡归隐后,精心营造玉介园,常邀亲友宾客和地方官员游赏浅斟吟诗作赋,将自己的诗文集取名《玉介园存稿》,现读王叔杲及后人诗文,犹可见当时园林景象与游宴盛况。

  清末,杭州藏书家丁立诚客居温州,搜寻温州历代名胜,以《永嘉三百咏》组诗一一进行回想怀念,其中就有《太玉楼》《玉介园》,称许后者“名园傍山麓,映带成大观”,不啻一座“大观园”,可见它在诗人心目中的地位。

  “到了民国二年的时候,有一个叫冒广生的在温州当官的时候,把这里重新改造,改名为瓯隐园。这个人对温州贡献也比较大,因为他比较喜欢温州的地方文化,包括温州的诗词啊、戏剧啊。”吕相国介绍道。

  据悉,冒广生在温州期间,积极推动戏剧实践,建“后戏采堂”,助建京班“翔舞台”。此园被打理之后,无疑也为冒广生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他所撰写的《戏言》,着重表彰了温州的地方戏,对后人了解温州本地戏种的兴衰起到了梁撑作用。

 
 
 兴建公园 重构旧时景观 
 

       新中国成立后,墨池公园一直作为政府所在地,直至2005年鹿城区政府搬迁,才辟为公园。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城市公园文化彰显出一个城市的个性,使温州的城市公园更有文化味,墨池公园整体兴建,对于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提升市民人文精神、改善历史街区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图为温州市人民政府在墨池坊的办公旧楼。

  兴修的墨池公园,东起河西路、南到县后巷和招贤巷,西至墨池,北到杨柳公寓和瓦市公寓,总用地面积23163平方米。经过公园景观设计与建筑改造设计,建成后的墨池公园成为兼容城市文化活动与市民健身休闲的城市公园。在景观构造上,采用“园中园”的造园布置手法,丛兰馆、最景园、瓯隐园、苍雪坞、中心绿地等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利用原有的古树、水池,结合仿古建筑,构建传统园林景观。

  借墨池公园改建,以街道、庭院、园林、广场为空间,以历史文化为灵魂,以近代建筑为骨架,集自然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墨池坊—墨池公园—华盖山”景观轴线也有望得以梳理,提升旧城墨池历史街区整体环境档次。


3


 
墨香巷弄
            遗留文韵

       因着历史渊源,墨池坊有股别样的“文味”,这里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温州文联的所在地,在墨池公园内,温州书画院和温州诗词楹联学会便座落在这里,如今的墨池公园是原来鹿城区政府所在地。毗邻的便是杨柳巷,杨柳巷细小狭长,犹如一个不规则的草书之圆圈,悠悠小巷中遗留有不少文韵古风。

 
 
 中西交融 慢了巷弄时光 
 

       墨池坊沿巷多是晚清民国时期所建的低矮瓦房,虽说是旧房窄巷,又少绿树掩映,但墙壁、道路却总是清洁无尘。此外,众多的小巷中遗留有不少文韵古风。因酷似杨柳枝条狭小弯曲而得名的杨柳巷里,就藏着不少历史悠久的老宅院,其中最有名的要数温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建筑——建于清同治年间的戚宅。

  杨柳巷36号戚宅,最初为清同治年间温州官商冯月成兴建,后售予白累德医院戚姓医生。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由门厅、正厅以及厢房构成两进合院式木构建筑。“戚宅上面我们可以看到有两个飞檐,檐角的是吻兽,在我们温州,这种吻兽它是比较典型的一个形象,龙头凤尾。所谓吻,就是传说中龙的九子之一,寓意古宅消防安全。”温州非遗传承人朱铭介绍道。

  墨池坊全长近175米,沿街两侧至今还比较完整地保留着几处类似戚宅一般历经沧桑的大宅院,门第上雕刻的“龙头凤尾”图案,让怡然独立的墨池坊平添了一丝显赫与神秘。“除此以外,还有很多的民居像戚宅一样,比如说谢宅。它是我们温州当时的金石名家谢磊明先生的一个故居。谢磊明除了是一名金石名家之外,他还是一名收藏家,收藏了叶文定公叶适的青石墓志铭,现在在温州市博物馆展出。”朱铭告诉记者,谢磊明是西泠印社早期成员之一,出身于盐商家庭,故曾自号卖盐客,又因家住墨池坊,颜其居曰墨池居,谢宅由戚宅的花园改建而成,界碑在巷弄中仍清晰可见。

 
 
 历史建筑 静叙过往变迁 
 

       提起墨池坊,就不得不说墨池小学。温州市墨池小学创办于1878年,至今已有140周年的办学历史,堪称“瓯江祖校”。英国人约翰·定理在杨柳巷创办了定理医院,就是墨池小学的前身。后定理医院则扩建为白累德医院,成为浙南地区最早的西式医院,即现在温州市中心医院的前身。

 

  建于中华民国年间的墨池坊21号,则记录着温州作为百工之乡非遗传承的一段历史。1922年,黄起文在此创办绮文女工社,雇女工500多人,制作挑花布,年产5万多套,年产值15万银元。

  墨池坊的老居民张克平告诉记者,这里原来门牌是15号,之前是黄起文的住宅,解放以后,这里成了市政府的所在地,市作家协会也曾驻在这里。

  因此,墨池坊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温州市文联的所在地,这也给这条坊巷平添了不少的文化底蕴。市文联办的《文学青年》成了全国四大青年文学期刊之一,函授创作中心的规模也在全国数一数二。铁凝、贾平凹等一大批作家都是《文学青年》的顾问,一家地级市主办的文学杂志,能发行七万册,在全国具有如此大的影响更是十分少见。   

 
 
 单位集中 南北文化在此碰撞 
 

       1949年7月,新建的市政府因缺“立足之地”,只能一边暂以第一桥的“民国合作金库”办公,一边四处寻访城内稍具规模的办公场所。找来找去,最终选定了墨池坊的“玉介园”。这座曾经的“镇台衙门”功能早失,园内杂草丛生、颓墙残垣,差不多是废墟一片。透过那废墟,倒可以想象出昔日恢宏的规模来。

  市政府在第一桥待了两年零两个月,1951年10月,迁入玉介园内的新建楼房。两层砖木结构,八间房子一字排开,有走廊,无阳台,状如兵营,外墙砖石朱笔勾缝,远看紫红色,曾被称为“红楼”。市政府在“墨池坊”度过了三十年零两个月,至1981年12月地市合并,才搬到广场路。

  从“镇台衙门”“瓯海关监督府”到“温州市政府”、“鹿城区政府”“温州市人大、政协”,自1951年到1981年,墨池坊一直是温州市政府的所在地,因住在墨池坊的多数是机关干部,干部中又有不少都是北方人,所以这里是温州市区极少的南北文化碰撞、融合的地界。

  张克平说,墨池坊过去曾被人叫做馒头巷。“解放以后是温州市人民政府、区政府一直都驻在这里,其中不少都是北方人,因北方人喜欢吃馒头、饺子等,人们叫称其为‘馒头巷’。”

  墨池之水,滋润了无数温州文人。如今的墨池坊将公园、文化、居住融为一体,坊巷内弥漫着挥之不去的淡雅墨香,颇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之韵味。

  2018年,五马—墨池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修编)方案出台,墨池坊将以历史文化遗产为依托,迎来发展新节点。街区将通过保护开发利用,建成以居住生活、旅游休闲、商业购物、文化展示功能为主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

记者: 晴雯 丹怡 程展


更多鹿城新闻

图片新闻

更多视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