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台专业无人机有红外成像功能,能帮助我们发现河底的暗管。”近日,鹿城区勤奋河迎来了一次特殊“体检”,来自鹿城“水医院”的专家们操作着各种智能仪器对这一流域进行全方位污染源排查,并为勤奋河出具了“全科”体检报告。
“反复治、治反复”是当下治水工作面临的严峻考验,如何科学有效地解决治水难题?
温州市生态环境局鹿城分局牵头温州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建立温州首个专为治水设立的“医院”。自“开张”以来,已为辖内河流检测水样700余个,“诊断”问题500余个。
围绕重点河道出具“体检报告”
作为鹿城深化“五水共治”碧水行动的改革创新项目,“水医院”首批诊疗对象以鹿城区的勤奋河、山前河等10条河流为主,体检项目主要针对河道的污染物源头不明确、河流水质易反弹、污染防治难度高等“症状”。
“我们参照辨证论治原则,分阶段采取摸、查、测、溯、研、策等6种方法。”温州市环科院水环境研究所副所长赵晶晶介绍,摸,即根据河流水质监测数据,研判摸清导致水质超标主要污染物;查,是指现场调查河流沿岸周边排水口、水下暗管、生活源、工业源及其他污染源;测,是指利用无人船水质走航,加密监测分析水质变化情况;溯,即开展问题排放口溯源排查和管网CCTV检测。
“‘摸查测溯’就像给河流做‘体检’,结合‘体检’结果‘开方’治疗,开展‘研’和‘策’,就是研判分析影响水质达标的深层次原因,以及从污染源治理、水生态修复、环境监管等方面,提出治水对策及建议。”赵晶晶介绍。
配备专业“医生”团队
“这里的雨水井有污泥淤堵。”“污水总管没有污水流出,有问题。”……浙江聚浩水利工程有限公司的黄智文是温州治水领域有名的“问题专家”,几年来为鹿城“五水共治”工作发现重大问题100多个,乱排问题1300多个,乱建、乱堆、乱占问题100多个。据了解,鹿城“水医院”的“医生”团队现聘有17位专业技术人员,其中无人机领域3人,无人船声呐侧扫领域3人,无人船水质加密监测领域2人,管道机器人CCTV检测领域4人,研判分析组5人。
不仅人员到位,设备也要跟上。无人机、水质走航无人船、暗管探查无人船、管道机器人、管道CCTV检测设备等一应俱全。其中,无人船声呐侧扫和定位定向技术,能精准探索水面以下潜在排口位置;管道机器人则可以梳理陈旧的地下管网路线,并检查管网是否破漏。
“这些技术可以帮我们发现了解目力所不及的‘暗口’‘暗管’,让排口和岸上井盖一一对号入座,”赵晶晶说,经过第一轮全面排查,已梳理出10条河道较为完整明晰的管网脉络,后续将进一步溯源分析相关问题。
面向社会发布专家招募令
鹿城区治水办主任、温州市生态环境局鹿城分局局长温自坚认为:“各地治水既不缺思路,也不缺决心、气魄,最缺的是懂理论、有技术、善管理的治水专业人才。”除了“水医院”项目,鹿城区充分发挥技术专家在“五水共治”中的保障作用,今年已成立了治水专家服务团,不定期开展现场调研帮扶、讲座培训,为有需求的街道联系专家组建项目群,开展一对一指导交流。
据了解,下一步,鹿城区治水办还将面向社会发布治水专家招募令,打造“人才治水”的鹿城样本。“无论是教授、研究员等专业领域的‘学术大拿’,还是各行各业的‘江湖郎中’,只要能提供好的想法、技术、经验等,都欢迎加入治水专家队伍。”鹿城区治水办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 李晓华 通讯员 施晴雯、孙聪聪、鹿城区治水办)
鹿城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鹿城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鹿城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鹿城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鹿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致电,联系电话:0577-88030150